关闭

提示

首页 > 手艺 > 正文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信息发布者:王士庆
2018-05-05 17:53:46

在老家的农村,偶尔在某个纯粹的乡下集市上,我们还能看到这些画面,他们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,用一双满是老茧的手,无声的编织着几近被我们淡忘的那些“老物件”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这里,我们称他们为柳编艺人。他们的年龄,大多在60,甚至70岁以上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他们,所面对的“客户”,也多是花甲之上的老人,所有的迹象都在向我们显明:这是一个即将淡出我们视线的“行业”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他们的身影,渐渐消失在茫茫人海,也消失在时光的深处,有时,需要去刻意寻找,才能发现他们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这些,我们众所周知的老手艺,正在无可奈何地悄悄远去,在我们正常的生活里,它们被一步步淘汰出局,即将成为绝响,似乎再美好也很难留住……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在我的想象中,他们的手艺,是如今农村的最后秉承者。我用手机拍摄了眼前的一幕幕,我想若干年后,这些画面会成为一个永远的记忆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这位做箢子的师傅姓金,欢口镇沙庄人(箢子yuan zi,在苏鲁豫皖农村使用普遍,用来装馒头或少量粮食等)今年70岁。往日,箢子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,如今一些人家使用或购买这个,大多数有着怀旧的情怀。如今,金师傅重操旧业,并不是单单为了赚钱,更重要的,是不想让这门手艺绝迹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同样,欢口镇编织槎子( cha zi)的董师傅也是如此,放弃了近10年的手艺活,如今也是重新捡起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这,也是乡间编织比较常见的一种。董师傅用的原料叫荆条子,无需去皮。一根根荆条子在他手中上下翻腾,左右穿梭,在我的眼里,他完全是在编织一件艺术品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这两种手艺看似简单,但实际要求还是比较高的,金师傅说,不学个三年五载,做出来的东西很不像样,而且使用寿命也短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虽然上了点年纪,但因着多年技术的沉淀,董师傅一天可以编织4到5个,每个卖三四十元,这在农村,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三个多小时的忙碌,金师傅手中的橼子也大功告成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但事实上:有一天,当他们老了,这些手艺也随之消亡。社会的发展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但这些老手艺,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,给它们留个位置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但在丰县欢口中学,有这么一群学生,她们怀着对传统艺术的敬仰和虔诚,记录着岁月,诠释着文化,用热忱保持着那份心和手的温度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在丰县各中学中,欢口中学是唯一一所设有编织工作坊的学校。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及凤城镇丁兰集的一位老人——张杰,他的编织作品曾获得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紫薇花奖。他,是把丰县编织发扬光大的人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让编织进校园,是一种创新,也是一种尝试。在学校,参与该兴趣班的学子们,都是00后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当我看到这些孩子,倔强的秉承着这即将消失的老手艺时,心里便萌发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怀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据中学老师仇培敬所言: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,基础的课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同样,传承传统文化,也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目前,学校已有20多名学生,利用课余时间在学习柳编技术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通过这样的编织活动,不仅锻炼了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,学习的压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释放,成绩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。这,应该是一举两得的新思路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在展演现场,学校老师和编织艺术家张杰合影留念。

据悉,在这次【“弘扬传统文化,传承民族精神”——徐州市2018年艺术展演“工作坊”展示丰县展区】的活动中,欢口中学也是丰县唯一一所入选艺术展演资格的高中。

美好的东西一定要留住,乡村的柳编老手艺终于后继有人了……

学生们的作品获得市领导的高度认可

我们有理由相信:学习柳编的过程,将是学子们人生中经历的一段最美好的时光。但我要说的,这种手工艺的传承,是一种铭记。这种铭记是一种情感,是我们每一个人独有的情感,没有人能够背叛。

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网友评论
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(易村客)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村链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