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提示

首页 > 农药 > 正文

不用农药的蔬菜就是“放心菜”吗?

信息发布者:王士庆
2018-05-05 18:17:12

谭浩俊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

据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目前,我国不少地方在推进“放心菜”工程,“安不安”““好不好吃”成了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。有人认为,只有卖相差的“虫眼菜”,才不会打药施肥;也有人认为,只有自家种的“粪肥菜”,才安全又好吃……这些说法有道理吗?

不用农药的蔬菜就是“放心菜”吗?

当然有道理,但是,却没有把道理讲透。正如大米是不是安全,很多人也是只把眼睛盯在有没有使用农药,何时使用的农药上,认为没有使用农药的大米就是安全的,使用农药的大米就是不安全的。于是,用鸭来捕虫的大米诞生了,其他类型的大米也诞生了,且价格一个高过一个。

客观地讲,以这样的方式种植的蔬菜和大米,确实要比一般的种植方式好,安全性也强一点。但是,走进餐桌的蔬菜是否安全,不仅要看蔬菜的生长过程,还要看土壤质量,在种植过程中是如何保持土壤的安全的,又是如何种植的。

而从目前菜农种植蔬菜的实际情况来看,除了少数菜农还会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频繁使用农药,特别是虫害比较多的蔬菜,甚至会在上市的前两天用药,以确保蔬菜的“卖相”的话。多数菜农已经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减少使用农药,即便少量使用,也是以毒性较小的农药为主。问题主要出在种植环节和土壤保护方面,更形象地说,就是土地以下部分。

就土地保护来说,为了保证土壤的“肥沃”,也为了节省开支,很多菜农都会大量使用化肥,以促进蔬菜的快速增长,而不大愿意使用有机肥,更不会使用生物菌肥等有利于土壤保植的肥料。不仅增加了蔬菜的不安全性,也让土质越来越差,产量越来越低。有的蔬菜经营户,一般两三年就换个地方承包土地,就是这个原因。慢慢地,也就使得土地的质量越来越差,有的甚至产生了许多危害物质。如此一来,种植出来的蔬菜,哪怕生长过程再安全,质量也没有保证,也无法成为“放心菜”。所谓“虫眼菜”就是“放心菜”,也只是居民的心理安慰。

不用农药的蔬菜就是“放心菜”吗?

就种植环节来看,一些菜农公开表示,他们使用的是自家的肥料,而不是化肥、农药。所谓自家的肥料,就是各种粪肥。听起来,可能要比化肥等放心,实质也是风险很大。因为,这些粪肥,搞不清来源,分不清有没有寄生虫、病菌等。如果粪肥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和病菌,同样会通过蔬菜进入餐桌,给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,成为不安全因素。

这也意味着,对“放心菜”的监管,不仅要把蔬菜生长过程中是否使用农药等作为重点,督促菜农减少使用农药,推广使用无毒无害农药,不断扩大大棚种植面积,而且要高度关注种植环节的安全问题,注重土壤的质量。如果不能把“放心菜”的目标从地面以上渗透到地面以下,从蔬菜生长渗透到蔬菜种植,所谓“放心菜”仍然是难以令人放心的。

近年来,有关蔬菜种植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越来越多,蔬菜的产量也越来越高,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可口、新鲜的蔬菜。同时,在推广大棚种植、减少农药作用等方面,也加大了力度,加强了监管。应当说,蔬菜中的农药含量已经明显减少,绝大多数对人体已经没有伤害。但是,种植和土壤环节的安全问题,则没有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。特别是市民,更多的以为只要不使用农药就是“放心菜”了。殊不知,种植和土地环节的问题,可能比使用农药的危害还要大。因为,对广大居民来说,对使用过农药的蔬菜,还能通过用水浸泡等减少危害,而种植和土壤环节的问题,则是“天生”的问题,依靠其他手段是无法解决的。只有在种植环节把好关,并有效改善土地的质量,才能将危害消除掉。显然,这是消费者无法解决的问题。

不用农药的蔬菜就是“放心菜”吗?

所以,在“放心菜”问题上,如何从地上延伸到地下,从生长环节的监管延伸到种植环节的监管,是必须做出的回答。因为,“放心菜”决不只是某个环节的问题,而是一条“安全链”,包括从土质保护、土壤改良、种籽培育、种植科学、生长管理、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。而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就不再是“放心菜”。毫无疑问,现在对“放心菜”的关注,过多的还是放在生长环节,而忽视了源头管理。从“根”抓起,从“土”管起,才是“放心菜”的基础,也是能不能真正种出“放心菜”的关键。包括大米等,同样需要有这些环节的保护。“餐桌安全”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共同支撑。

作者:谭浩俊 微信公众号:tanhaojun1962

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网友评论
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(易村客)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村链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